EN/中文 |
大讲堂
二里头大讲堂
专家学者
顾颉刚
安金槐
李伯谦
徐旭生
邹衡
赵芝奎
郑光
许宏
顾颉刚
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江苏苏州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 顾颉刚先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门,深受胡适影响,开始考辨古史。1926年出版《古史辨》第一册,标志着“古史辨”派的确立,在学术界引起革命性的震荡。“古史辨”派学者注重对古代史料真伪的考证,为20世纪中国史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促成中国史学进入新时代。 他一生专心之学,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中华书局出版有共计八集、五十九卷,共计六十二册的《顾颉刚全集》。 顾先生疑古自大禹开始,但他并不止于疑古,更发愿完成可靠的新夏代史。他并以研究《禹贡》为契机,创立禹贡学会,培养历史地理研究人才。顾颉刚之疑,其实对于夏代史研究具有开创之功
科研成果
  • 2025

    夏虞南丨农耕文明思维与中国早期“时间”秩序建构
  • 2025

    周思远丨开封地区夏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
  • 2025

    记晚清《吉金志存》收录的一件二里头文化铜牌饰
  • 2025

    张超华丨夏代水井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2025

    从仰韶到二里头——中原地区的早期文明化进程
  • 2025

    王权与礼制 ——瞩望二里头先民的文化创造
  • 2025

    王辉丨二里头遗址的古环境研究
  • 2024

    从洛阳新出土西汉印章看西汉私印之流变
  • 2024

    郑州汪沟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创伤研究
  • 2024

    追寻、探索与保护 ——二里头遗址考古六十年
  • 2024

    遗址博物馆的发展优势与瓶颈研究
学术资料
  • 1
共 3 条
早期中国研究中心
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依托二里头遗址,集合国内外相关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时间、地域、进程、基础、动力机制、主要特征及与周边地区文明的关系等重要问题,总结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及发展的理论,逐步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打造成为早期中国文明研究的中心,国际夏文化研究、展示和传播的中心。